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4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69篇
系统科学   230篇
丛书文集   74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39篇
综合类   25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运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头孢替唑钠( CS)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S与BSA形成基态复合物从而猝灭BSA 的内源性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通过计算获得了二者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通过计算反应热力学参数值,可推断CS与BSA 作用力主要为静电引力,生成自由能变ΔG为负值,表明CS与BSA的作用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两者的结合部位主要位于亚螺旋域ⅡA中。 Hill系数nH大于1,表明CE有正协同作用。同步荧光光谱表明CS对BSA构象不产生影响,结合位点更接近于酪氨酸。  相似文献   
82.
以柠檬酸为碳源,采用一步熔融法制备了石墨烯量子点,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对其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石墨烯量子点耐光漂白能力和抗盐性. 该石墨烯量子点可应用于对苯二酚的检测,其荧光强度与对苯二酚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79),方法的检测限为3.1 nmol·L-1, 线性范围为1.0×10-7~5.0×10-6 mol·L-1.  相似文献   
83.
以枝状聚乙烯亚胺和柠檬酸为原料,低温熔融法一步合成水溶性的氨基化碳点,碳点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出明亮的蓝光.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其与碲化镉量子点在液相和固液界面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结果表明:液相中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远大于固液界面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且能量转移具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84.
光线跟踪方法实现红外视景成像仿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红外场景仿真工作中所设计和开发的,用于固定几何形状场景的红外成像仿真系统的基本结构,各个模块的基本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红外成像仿真中与可见光成像的不同的地方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展示了仿真的结果并分析了红外成像仿真在红外图像分析和算法研究上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将传统的光线跟踪方法应用到红外成像仿真中,针对红外成像的特性,实现了相应的红外成像渲染器。从渲染结果上看,光线跟踪方法是生成强真实感的红外图像,实现红外成像仿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5.
在基于数字地形的雷达图像仿真中,海量数字地形数据调度成为影响仿真实时性的瓶颈。分析了数字地形在雷达图像仿真中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规则格网的分块地形组织形式,基于内存映射文件技术,采用数据地形预加载与实时加载相结合的数据调度策略,解决了海量地形数据调度的难题,提高了系统仿真的性能。该方法目前已应用于某型机载雷达仿真系统设计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三爪结构配体稀土配合物的组成、可能的配位状态及与DNA的作用方式,合成了新型三爪结构配体——三[(5-亚甲基-8-羟基喹啉)氨基乙基]胺及其5种稀土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IR光谱和TG-DTA方法分析了该类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通过UV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CT DNA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该系列配合物的组成为[REL(NO3)2]NO3.4 H2O(RE=Eu,Tb,Nd,La,Ce),其中2个硝酸根以双齿形式与金属离子配位,总配位数为10;配合物与CT DNA之间存在着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87.
室温离子液体在原子光谱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和讨论了室温离子液体的理化特性及其作为萃取剂在分离富集金属离子中的应用.综述了室温离子液体在火焰原子吸收、蒸汽发生原子吸收、石墨炉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8.
七元瓜环与吖啶类化合物主客体作用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1H NMR技术等现代分析方法,测试了七元瓜环(cucurbit[7]urils)与吖啶、9-氨基吖啶、3,6-二氨基吖啶(分别记为g1、g2、g3)的主客体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或中性条件,用三种方法均能观察到七元瓜环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但在强碱性条件下,用上述方法观察不到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利用光谱法得到七元瓜环与g1、g2、g3均形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包合物,计算出相应的平衡常数,并利用核磁表征考察了主客体可能的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89.
红外热像技术已成为火源探测的一种新方法,但其应用于井下自燃火源探测的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为了准确、快速地获取自燃矿石表面的温度场,初步探讨了发射率、感温距离、背景噪声、井下环境及热像仪稳定性等因素对探测结果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硫化矿石表面的热发射率和使用IRI-1011热像仪探测系统测温时的合理距离。试验结果表明。硫化矿石表面的热发射率E=0.88;常温下10m探测范围内,随着探测距离的增大,感温误差明显增大;热源温度一定时,3m、4m距离的感温误差几乎呈线性增大;热源温度T〉50℃时,2m距离的感温误差趋于稳定。在试验基础上,采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了热像仪感温与矿石表面实际温度间的定量关系。现场应用证明该研究结果实际可行。  相似文献   
9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Eu3+和Y3+双稀土离子共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UV-Vis漫反射和荧光光谱分析等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u3+和Y3+双稀土离子共掺杂比Eu3+或Y3+单组分掺杂更能有效地抑制TiO2纳米晶体的晶型转变,提高其比表面积;UV-Vis漫反射曲线均有一定的蓝移现象;Eu3+和Y3+双稀土离子共掺杂TiO2纳米体系中均能得到Eu3+特征发射光谱;以少量Y3+替代Eu3+时,Eu3+发光性能变得更强.以甲基蓝溶液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Eu3+和Y3+双稀土离子共掺杂TiO2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Eu3+和Y3+双稀土离子共掺杂比单组分掺杂更能有效地提高TiO2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并且Eu3+和Y3+稀土离子的最佳掺杂配比为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